首頁 >深度 >

汽車電商:市場真的很大很需要 但不建設一套有效的交付網絡汽車電商就玩不起來

近期的幾個融資事件,讓汽車電商又置于聚光燈下。但汽車電商究竟有沒有捷徑,產業(yè)互聯網對汽車行業(yè)有沒有最優(yōu)解?

20 多年來,電商改變了一個又一個行業(yè),唯獨在汽車這個超大標準品的行業(yè),舉了 6 次大旗,5 次都銷聲匿跡了。為什么會這樣?是行業(yè)太大,還是方法不對?

通過對電商行業(yè)發(fā)展歷史的梳理,我們發(fā)現,電商的交易和交付缺一不可。交付能力可以覆蓋一個行業(yè)了,交易才能達成。那么,汽車行業(yè)的交付,是否真的很成問題?

另一方面,是時候讓中國的汽車市場升個級了。

消費者早已換了幾代,而 4S 還是一成不變,你要的車沒有,你要的效率也沒有,你要的服務還是沒有。這個領域一定會有全新物種誕生。這個物種更高效、更貼近消費者,也更加互聯網化。

在新的商業(yè)路徑的探討上,中國不用什么都學美國,汽車市場更是如此。中國這個最大的新車市場、第二大的二手車市場,什么樣的模式會是最有效的?

作為最大的新能源市場,兩年之內會有數百個品牌推出新車型,但只有月銷 5000 臺才有機會機會存活。線上直銷、賣場直營的方式支撐不住這個體量,那么什么方式能更高效地運轉?

產業(yè)互聯網被提了很多。面對超大行業(yè),創(chuàng)業(yè)者因為變遷而投資了自己,投資人卻因為只看到切片而不敢下注。長期主義投資和機會主義的投資人之間的矛盾開始顯現。

本文從消費者、汽車電商、電商、交付網絡、產業(yè)互聯網幾個維度層層剖析汽車電商的問題和未來,并提出了經過實踐的打法。

1. 消費者期待新物種

看歷史,感受下變化中的消費者和舊渠道的匹配出了什么問題。

消費者從 60 后變成 90 后,但 4S 店二十年不變

1999 年,中國才有了第一家 4S 店。之前車都在物資局賣,有關系的人才能買到車,車型特別少,伏爾加算高檔進口車,有臺普桑就能接待外賓。

有了 4S,也有人要買車,但買車還得托人,價格都沒得談,愛買不買。那時候比找人賣車更積極的,是找關系能開一家 4S 店,躺著賺錢。

漸漸的 4S 多了,有錢老百姓也多了,價格戰(zhàn)就開始了。我們多跑幾家店,總有一家繃不住降價的。這時候可選的車還不多,大眾這樣的也就四五款車,現在是幾十款。

2010 年之后,大概是工廠都建好了,車型越來越多。老百姓犯愁了,到底哪個好?于是各種汽車之家出來了。我們從網上看,留個電話,然后 4S 就會聯系我,去店里看車。后來,留一次號碼,會有十幾個電話打過來,因為網站電話賣給了好幾家店。

我們要抽個周末,幾家店都轉一圈,結果發(fā)現,他們電話里都不報真價格,進門了才開始跟你算各種費用。結果就特別糾結,店 A 裸車降 1 萬、送貼膜和保養(yǎng),店 B 降 1 萬 6 但要做按揭,這倆哪個劃算?本來想一個周末搞定的事兒,一糾結成了一個月。這體驗就已經不好了。

2016 年左右,我們買車就不愿意去 4S 了,因為那些車我又不是沒見過,家里也不是第一臺了。去 4S,銷售要講解,發(fā)現他們還沒我懂;要試乘試駕,但不是我的要求,而是他們有這個流程。他們不跟我說底價,還各種套路。比如 4S 說我要的車沒有,要么買另一個現車,要么等幾個月??墒?,我們網上都看到別人提車了,為什么我要的就沒有?對成熟消費者而言,體驗很糟糕了。

4S 在用的那些流程方法,從來就沒有徹底改變過,他們對待消費者的方式還是高高在上的。而消費者,已經從 1999 年的 60 后,變成了 2020 年的 90 后??雌饋恚蛔兪遣恍辛?。

消費者需要賣車新物種

新一代的消費者,已經是互聯網原住民,不把手機當回事,也不把車當回事兒。他們獲得的信息不存在地理差異,貴州黔東南的小伙和上海靜安的妹子看到的信息是一樣的。所以,他們對賣車人的要求,會非常高。他們去過麗茲卡爾頓、吃過海底撈,知道什么是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驗。所以他們可以很輕易地擊穿原有的流程和所謂體驗。

消費者需要經銷商“啥都有,啥都快,啥都好”,多快好省。但是 4S 店不僅做不到,還破事兒一堆。

我們已經是逛淘寶、吃外賣,進景區(qū)先預約的一代人了,你跟我說沒車?你跟我說要走你的流程?

“沒有車”在豪華車領域尤其嚴重。我們去店 A,往往告知沒有車、訂也要等幾個月。其實不是沒車,是店 A 沒有你要的車,但店 B 有,店 A 沒法從店 B 調貨。所以“豪車毒”們才出現了。買豪車的消費者要的是趕緊搞定別磨嘰。所以就是知道哪家有、去買回來、送到消費者門口。這,不就是代購么!

不光豪車,剛需車市場這種業(yè)務也非常普遍。這么個行業(yè)還需要代購,舊渠道信息不通、庫存不通、不為消費者想,光想著完成任務讓廠家給返利,到底有多不努力?

舊渠道不光滿足不了大城市的消費者,下沉市場里的消費者也只會更嫌棄舊渠道。最基本的,這些大店又遠又裝,我寧可找三叔哥們兒開的店,幾句話搞定。

三叔哥們兒的店,里邊擺著 3 臺車,墻上貼著 10 臺車,朋友圈啥車都發(fā)。找他反正什么車都能搞得定,交個定金,過幾天車就到了。他還幫著辦好手續(xù),我就能開上了,碰到啥事兒也都可以找他,不用看臉色走流程。

三叔哥們兒的店,其實就是低配版的新物種,我們叫他“超級經銷商”:啥都有、啥都快、啥都好,是基本要求。

汽車電商也曾經是新物種的代表,但這些年被現實一次次打得鼻青臉腫。為什么?

2. 汽車電商史,一本錯題集

最輝煌的時候,算上刷單的量,新車電商只占大市場的 2%;二手車電商所有平臺一起,算上復算和刷單,也只占整個二手車交易量的 10% 左右。

100 億美金分 8 年砸進了汽車電商,二手領域多一點,新車領域少一點。消費者體驗沒有半毛錢變化,客訴卻多出來一堆,二手車整個行業(yè)一地雞毛,資本方、賣車方、買車方三方不落好。

如果把 2011 年開始的這幾波拆開來看,就有不少發(fā)現:

電商大旗舉了 6 次,5 次雷聲大雨點小

第一波,賣線索。

垂直媒體收到電話,轉給經銷商,經銷商打電話請客戶到店,后面的環(huán)節(jié)媒體就控制不了了。

問題在哪兒?模式太淺,沒涉及到供應鏈、交易、交付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,根本到不了電商的層面,經銷商把客戶截胡,說沒成交,媒體的線索就白忙活了。所以這種東西最大的價值就是收個線索錢。天花板,就是 4S 店市場部的營銷費的一部分。

第二波,直接賣車。

自己搞個 B2C 或天貓這類掛商品,客戶下單,找個門店交付。

問題在哪兒?流量太貴、訂單和車源具備雙重不確定、門店也容易切客戶。流量、轉化、交付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都不成熟,沒去借力已經有且行得通的渠道網絡。這一波死的特別快。

第三波,撮合平臺。

二手為主,新車也有,不讓中間商賺差價。

問題在哪兒?兩頭都在 C 端,流量成本巨大,還要花錢做售后,利潤在哪里?最后發(fā)現賺錢的人是賣家,人家也不為流量買單。平臺買了流量的單,給車販子做背書,用高頻的方式打了低頻的客戶,心智也沒有,一場空。

后來干脆把自己做成最大的中間商。怎么都別扭。整個行業(yè)也沒有因為這些人的加入有過一點變化。

第四波,金融賣車。

把車包成融資租賃之類的資產,按照標準價格賣,交付網點要么自己建,要么合作加盟。平臺買流量,自己賺息差,成了金融公司的玩法。

問題在哪兒?銷售網點和自己不是一條心,網點為了沖量,犧牲風控換業(yè)績,金融風險催死了大多玩家。這一波很快就偃旗息鼓了。

第五波,自營門店。

自己引流自己賣,自己開店自己交。舊渠道做的他都做,舊渠道不做的買流量和養(yǎng)工程師他也做。能走通,但做到底也就是一個會寫代碼的經銷商。

問題在哪兒?線上買流量,線下建網點,有兩個同時燒錢的大頭,賣車的那點利潤根本覆蓋不住。發(fā)展好幾年了,最大的一個到現在按銷量也沒排進汽車經銷商前 50。如果不能起量,就沒有議價空間,錢也就沒法賺。

第六波,純電商概念。

最近開始的,抄 Carvana 模式,線上看,線下交。自己買流量,自己轉化,自己上門交付。

問題在哪兒?又是一個啥都要自己來,沒去借力現有渠道的事兒。這么大個市場,打算花多少錢?錢花了,在這么大的市場能壟斷嗎?

總結六波汽車電商發(fā)展歷程后發(fā)現,所有人都是奔著消費者去的,都在直接做零售。誰都希望給消費者創(chuàng)造更好的購買體驗,甚至是“傻傻地對客戶好”,精力也都花在獲客和所謂的體驗上。殊不知,如果供應鏈不比別人好,客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一樣。

很遺憾,這幾波都沒有讓客戶覺得啥車都有,買啥都快,更不要提做啥都好。

零售要取勝,供應鏈要夠強

如果方向正確,要有新物種,那前端的嘗試又屢戰(zhàn)屢敗,那一定是后端出了問題。后端的問題,包括供給側的供應、服務側的效率等。

別的行業(yè)在電商化中,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?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。

2005~2011 年,我在淘寶網負責過運營和營銷部門,也算是最早的電商行業(yè)親歷者,可以談談電商的發(fā)展史。

3. 電商 18 年,交付做得好,交易一定好

我把零售電商分為三個大的階段:

第一階段是淘寶定標準,也確定了這個標準下的品類;

第二階段大家不斷發(fā)展,但只是在參與者的規(guī)模和層次上發(fā)展,品類層面沒有發(fā)展;

第三階段才是因為交付網絡驅動了新品類的快速拓展。

第一階段,淘寶定標準

淘寶從二手開始,很快發(fā)現中國市場的問題不是二手賣不掉,而是新貨買不到。

賣家怕發(fā)貨不給錢,買家怕給錢不發(fā)貨,這才有了支付寶,解決部分信任問題。

各個行業(yè)電商化的進程,漸次解決了其中的核心問題。

服裝長出信任標準:

服裝電商化從 2004 年就開始了。和美國不一樣,中國先起來的竟然是非標品。因為單價低、時效要求不高,即便退換率很高,也擋不住服裝賣家的迅速電商化。因為對賣家來說,電商擴大了銷售半徑,多做了生意;對服裝廠來說,電商可以快速試款,熱銷款也可以讓生產更集中。

也正因為服裝需要多溝通,才有了“旺旺”這樣的聊天工具,賣家也用“親”表現了自己“人靠譜”的一面。淘寶的信用評價機制則讓賣家有了自己的背書,打分越高,人越靠譜。

這些問題都解決了,服裝蓬勃發(fā)展,始終是電商第一大類目。

小商品逼出物流升級:

這是半標品,2006 年開始的電商化。義烏的貨太多,需要賣到全國各地,電商是最好的通道。

東西不貴,物流就不能貴,買起來隨意,物流就必須快。又便宜又快,郵政不行,三通一達就來了,那時候做到 5 元發(fā)江浙滬,次日達。事實上,是物流推著電商進入快車道。

數碼和化妝品帶來標準迭代:

這兩個都是標品,2007 年初才開始電商化,兩個行業(yè)幾乎同時快速增長。

人們發(fā)現,信用和時效都不是問題了,就敢買了。但注意,先火起來的商家是深圳華強北的“國際手機”和杭州的“小也香水”這樣的渠道販子,他們被問最多的是“是不是行貨”。一年后淘寶商城上線,各大品牌才開始開旗艦店,自己下場賣,貨交給快遞統(tǒng)一發(fā)。而京東自營數碼和物流也是在這時候開始的。

這段時間,品牌商下場讓人靠譜分出了層次,高時效讓物流再升了一級。持續(xù)到現在。

家電把交付提上臺面:

先是小家電,然后是自己拆包就能用的黑電,比如電視,再是要上門安裝的白電。從 2010 年開始,持續(xù)了 4 年多才成形,到現在海爾近一半的銷售來自電商。

這中間,大家發(fā)現三通一達做不了大件物流,而德邦中鐵又沒法上門安裝,海爾推出的日日順就占有了市場,大件配送、到門安裝、落地服務。“交付”第一次被當成和“交易”本身一樣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被重視。因為送不到、安不上,消費者的問題就解決不了,線上賣了也白賣。

“交付”是從“交易下單”到“消費者正常使用”的中間過程,不僅限于物流,還包括配送、安裝、服務等等消費者需要的服務。

至此,淘寶“定標準”的使命告一段落。這套標準是什么?

一套從展示到下單到交付的流程。結果是,做電商如果不像淘寶,客戶就覺得不對;

有效解決“信任”問題的方式。包括人靠譜和貨靠譜兩個層面;

不同行業(yè)的交易,必須匹配這個行業(yè)的“交付”;

第二階段,誰都可以賣

淘寶建立了行業(yè)標準,但并不是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都解決通了:“貨靠譜”沒解決完整;開店的門檻也太高;淘寶也也沒在移動上占到先機,下沉市場的增量客戶就沒抓住。

所以第二階段,就是各顯神通:開店門檻不降低,微商就有了機會;未被互聯網教育的下沉市場沒占住,拼多多開始了;短視頻占用客戶大量時間的時候,抖音快手電商開始了。

第一波:導購電商

網上貨多了,“什么值得買”成了問題。所以導購就干了這件事,讓一群人到我這來看,我給你們都挑好了。

這層“貨靠譜”是編輯推薦的,如果消費者的朋友推薦的,可信度就更高了。所以,一旦社群的力量出現,單純的導購價值就很薄了。所以也就火了一陣。

第二波:社交電商

微信從 2013 年表現出了流量帶貨的能力,社交電商開始了。賣家是你的微信好友,把貨通過朋友圈懟到你眼前,“人靠譜”的事情就解決了。你信這個人,就會有成交,反正也沒多少錢,發(fā)現騙人大不了拉黑。

但是社交電商不可能有復雜的交付環(huán)節(jié),所以賣得貨品類很單一,都是便宜、利潤高、買錯了不心疼的那種。而且,手里沒有貨只管發(fā)朋友圈的那波家庭主婦毫無品控,忽悠和品質,微商被詬病也是必然的。

第三波:拼多多電商

拼多多蹭著微信的社交關系鏈快速積累了用戶。“拼團”是“二姨也買了我也買一個唄”的“人靠譜”,而“貨靠譜”的方法還是原來那套,但品類更窄了,價格更低了。而交付也還是快遞。我認為目前,拼多多還在做規(guī)模,并沒有創(chuàng)造新標準。

第四波:短視頻電商

淘寶開店門檻太高,微信可以不開又逐漸衰敗。抖音們就不一樣了,似乎隨便拍一個,就能玩著把貨帶了,此時大量賣家涌入。在這些 DAU 極高、娛樂底色極強的平臺上賣貨,幾乎相當于在商場擺了個地攤。所以,把賣貨的視頻和閑逛的用戶一匹配,新的業(yè)態(tài)出現了。

但要看到,賣家分配到的不是流量,是客戶刷抖音時間中的一點點。所以,抖音電商只能選擇那些“逛著順手就買了,買了也不虧”的東西,諸如小商品。

所以,抖音電商產品品類像社交電商,叫賣方式像拼多多。“人靠譜”通過視頻加深了一些,“貨靠譜”還是老樣子。

第五波:直播電商

當賣家發(fā)現,用戶愿意花幾個小時去看直播,那個播主還賺了很多錢,就想我也可以。當 100 萬個人都開始直播,就成了群魔亂舞。品質不如電視購物,流量不夠沒法吃肉。坦率說,直播電商是促銷性質的,沒法成常態(tài),因為流量效率特別低。

第二階段沒人更新交付,也就沒有出現新品類。

整個第二階段,沒有任何人在“交付”上做文章。所以品類沒有任何拓展,本質上就是通過各種“人靠譜”提升了交易轉化而已。

當然,微商、抖音、直播也有很好的創(chuàng)造,就是賣的人和有貨的人,甚至發(fā)貨的人都分開了,大家各賺各的錢,利益機制做得越好,賣得也就越好。

第三階段,交付拓品類

沒小哥,外賣起不來;沒冷鏈,生鮮起不來。

快遞送外賣太慢了,密度也不夠。所以餓了么、美團的外賣小哥出現了,本質上這是一個新的、與品類相匹配的交付方式。而交易層面,人靠譜,和貨靠譜,點評也好、本地人的口碑也好都很好解決。所以一個行業(yè)的交付解決了,這個品類就拓展出來了。

生鮮也是一樣,三通一達和日日順都做不了冷鏈,那把冷鏈做了,就能送到距離客戶最近的門店,甚至門口。鮮三文魚和活帝王蟹的事兒就辦了。

總結一下。電商本身,總共就三件事:

流量轉化:必須找到更便宜的拿到客戶方法;

信任:要解決人靠譜、貨靠譜兩件事,轉化率才能提升;

交付服務:行業(yè)不同,交付內容不同,而交付做得好,交易一定好;

 

 

回頭再看汽車電商這些年折騰的幾輪,就很明顯發(fā)現問題。

 

汽車電商目前的問題就是:

沒有匹配汽車的交付服務。

流量轉化和信任建立過程,沒有借力,而是重建。這成本太高,轉化率也太低。

汽車的交付不只是物流,還要服務節(jié)點和資金。

觀察汽車行業(yè)不難發(fā)現,汽車的交付并不是送貨上門,但比家電的交付還要復雜。

越高級的行業(yè),交付的復雜度就越高。數碼行業(yè)之前,都是快遞到門,拆開就可以了。到家電就要上門安裝才行。汽車更復雜,必須有落地的人,幫消費者搞定檢測、臨牌、保險、上牌,甚至抵押登記等一堆事兒。所以交付光有人還不行,要有店,服務門店。

不僅如此,除了汽車,任何行業(yè)都可以讓客戶先付全款,汽車不行。因為無論消費者還是經銷商,都沒那么多錢,也不會在沒見到車之前就付錢。所以,汽車的交付還要搞定資金的問題。

千萬不能把交付,只當成物流。汽車的交付,有物流、有服務門店,還有資金。

所以,如果不建設一套有效的交付網絡,汽車電商就玩不起來。然后,如果不搞定能借力的節(jié)點,想省錢是不可能了。那,有沒有這兩件事的交集呢?

汽車電商,還真沒有捷徑。(作者:胡斐)

關鍵詞: 汽車 電商 市場 交付網絡

責任編輯:Rex_01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