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深度 >

天天微資訊!普安:苗家繡娘楊四妹 巧手織出新生活

暖陽高照,晨霧漸散。從貴州省普安縣城出發(fā),穿行群山環(huán)繞中的崎嶇公路約60分鐘,興中鎮(zhèn)辣子樹村的路牌映入眼簾。再往前,由一所廢棄小學改建而成的刺繡廠,如今忙得熱鬧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辣子樹村群眾以苗族居多,刺繡的民族服裝十分精美、價格貴且銷路不愁。2021年6月,公安部幫扶該村集體建成刺繡廠,并引進客商、民族手工藝人加盟村民刺繡技能培訓和生產經營。

“快兩年了,咱們這里的工人刺繡越來越熟練,腰包也越來越鼓……”刺繡廠負責人劉金友介紹,本村的苗族婦女楊四妹就是典型代表。

“繡整套苗服能拿到370元工錢,做一件小圍裙也能得50元,計件算工錢,掙多少全憑自己干多少!”楊四妹是廠里第一批上崗培訓的村民,說話間正仔細查看著一條剛縫制完的裙子,整理裙面上多余的線頭,隨后疊放到成品區(qū),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和顯而易見的希望。

在楊四妹所在的車間,色澤鮮亮的布料、裝飾品隨處可見,女工們正專注于手頭上的針線,縫紉機“嗒嗒嗒”的聲音此起彼伏。

“我和老公之前一直在外省打工,老人在家照顧兩個孩子,每個月工資都往家里寄,說實話,一年到頭也存不到幾個錢,一家子時常犯愁未來的生活?!眮泶汤C廠做工之前,楊四妹主要負責家里的農活兒,但若想要靠種植的土豆、玉米來補貼家用,是遠遠不夠的。

刺繡廠建成之后,辣子樹村的村干部和公安部駐村第一書記祁聰到各村寨走訪宣傳,號召大家來廠里做工。楊四妹聞言十分感興趣,想著刺繡廠就在本地,能賺錢還能顧家,便拉上老鄉(xiāng)一起到廠里培訓、嘗試。

這一試就是兩年,看著自己從零基礎,成長到能獨立完成一套服裝的繡制,楊四妹心里說不出的自豪。

“剛來時有師傅教,不懂的地方我就主動去問,因為刺繡是個技術活兒也是體力活兒,之前一時半會兒沒學會,偷偷抹過眼淚……但我心里始終是喜歡這份工作的,不想輕易放棄!”楊四妹說,剛開始學刺繡時,常常是一大早就出了家門往廠里趕,一繡就到大晚上,太晚就在宿舍休息。

最初幾個月,由于操作不熟練,楊四妹一個月才能拿到2000多塊錢的工資,“老公認定刺繡賺不了錢,不想讓我繼續(xù)干下去……”

得知這一情況后,公安部派駐辣子樹村第一書記祁聰及村里的其他干部、派出所的民警都多次上門勸說,楊四妹的老公最終松了口。

“現(xiàn)在我做工越來越熟練,平均三天能做兩套衣服。今年初發(fā)工資時,我領得了五千多呢!就這樣,我老公再也沒說過不讓我繼續(xù)干的話!”楊四妹干勁十足,還盤算著多存點工資后買一輛電動車,方便上下班,“多勞多得,收入穩(wěn)定,以后我想繡到什么時候,就繡到什么時候!”

像楊四妹一樣的苗族婦女,在刺繡廠的裁剪車間、縫制車間、手工車間還有28個人,她們大多曾外出務工,現(xiàn)在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。自從刺繡廠開辦后,她們就在家門口實現(xiàn)了就業(yè)。當楊四妹說出“每個月進賬幾千塊錢、生活有盼頭”的話時,大家都投來認同的目光、露出了滿意的笑。

關鍵詞:

責任編輯:Rex_16

推薦閱讀